为进一步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(非遗)传承之基,化解传承困境,汇聚保护合力,近日,金川县隆重召开了非遗传承人保护工作座谈会。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史志刚,县政协主席达尔吉、县政府副县长卓玛出席此次会议。县文旅局、人社局、科农畜局等部门负责人,非遗进校园示范点学校负责人、非遗研学点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代表共同参会。
会上,与会人员围绕“加强传承人培育、推动非遗活态传承”这一核心主题,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深入交流,踊跃建言献策。国家级“马奈锅庄”传承人结合校园传承实践,分享了马奈中心校开设锅庄课堂的宝贵经验,建议进一步拓展非遗课程在中小学的覆盖范围,构建“传承人定点授课 + 学校日常教学”的长效机制,从青少年阶段抓起,稳固传承根基。“嘉绒藏族编织与刺绣”传承人聚焦非遗产业转化难题,提出应强化文创研发支持,引入专业设计力量优化产品形态,同时搭建外销平台,以突破“产品粗糙、销路狭窄”的发展瓶颈。年轻传承人代表则期望多组织跨区域交流活动,前往非遗保护先进地区学习技艺创新与工坊运营模式,提升自身传承能力。
针对传承人提出的经费保障、技能培训、宣传推广等诉求,与会领导当场予以回应,明确表示将统筹相关部门力量,出台系统且长效的传承人激励政策。多部门将联合开展非遗传承人专项技能培训,科农畜局也将在乡村振兴项目中融入非遗产业支持举措,多部门协同构建“政策 + 资金 + 服务”的保障体系,为非遗传承保驾护航。
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史志刚在总结讲话中着重强调,非遗是金川嘉绒文化的“根”与“魂”,传承人是守护这一宝贵财富的核心力量。全县上下应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,做好以下几点:
其一,健全组织保障。成立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、副组长,文旅局、人社局、科农畜局等部门为成员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职责分工,细化工作台账,确保各项保护举措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。
其二,聚焦传承实效。要求传承人潜心钻研、脚踏实地,既要坚守传统技艺的精髓,精雕细琢打磨非遗产品,又要主动顺应市场需求,探索产品创新与销售路径,走出一条兼具文化价值与经济活力的金川非遗发展之路。
其三,凝聚多方合力。各部门需各负其责、协同联动——文旅局牵头做好项目申报与传承管理工作,人社局加强传承人技能培训,科农畜局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项目有机结合;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,形成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格局。
会议还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钱富全、2个金川县非遗进校园示范点、四个非遗研学基地颁发了证书和牌匾。此次座谈会搭建了政府、部门、传承人间的高效沟通桥梁。